「疫年日誌」(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於2013年在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首展,之後巡迴至其他城市,隨著當地文化脈絡的影響而產生不同軌跡的觀點。本展以2003年春天影響香港的事件──SARS病疫風暴以及流行文化指標-張國榮的逝世為起點,追溯不同的敘事角度、歷史背景,以及這些事件對香港及其他城市當代文化和政治的影響。
香港有著一段疫病的主觀內在歷史,在殖民時代作為「疫埠」的種種再現──被自然、疾病和東方生活習慣所沾染的土地需被征服, 從而變得更健康、更現代和更有利可圖。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這些敘述角度就隨著確認鼠疫桿菌而進入高潮。是次發現產生一種對鼠疫和亞洲的曖昧聯想,並加劇當時歐美的「黃禍」反華恐慌。在香港,對病原體的恐懼一直跟對他者的恐懼互相呼應,檢疫隔離反映著排斥,而流行病學上的污染、種族污染和文化污染都使用同一種語言。1900-04年,三藩市的中國城爆發黑死病,同時期的香港也正面臨同樣的疾病散播。種種對疫病的恐慌,加劇了加州地區原本根深蒂固對亞裔人士的種族歧視。
「疫年日記」以此時空背景出發,透過多段彼此獨立及互相關連的記述,以批判性的角度探討許多香港地域和醫學領域影響之外的近代史實。展覽包括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歷史物證及流行文化素材,令人感受當年對病症傳染的恐懼(生理和文化方面),以及社會在面對異己時所流露出的投射和偏見。是次,展覽亦搜羅了多項關於仇恨和政治分化不穩定性的行為表演,呈現對他人身體的非人性化。時至今日,這種經驗仍然無處不在,例如新移民者如今仍一直被視為害蟲,被當作令同質社會群體生病的病毒。展覽中收集的行為表演文件聚焦在不同時空背景,但均展露了在歷史變遷及破碎的時刻,世界上不同角落裡個體的脆弱:1970年代美國墨西哥社群的身份掙扎;回歸中國的陰影在1980年代令香港動盪不安;中國在後天安門事件年代的創傷;新加坡及李光耀年代的終結;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建國的曙光;以及緬甸在日益排斥穆斯林和民主的可能性之下,於當前面對的轉變。
此次展覽亦反映了現時香港公眾以及亞洲地區蘊釀的強烈反大陸情緒 (其反中國變化只是眾多反內地複雜情結的一面),背後的歷史框架了西方社會在20世紀初因為反中國移民而引發的偏見,當時的加州和三藩市深受這些偏見所影響;19世紀的尋金熱令無數中國移民被「賣豬仔」到美國西部建築鐵路,導致其後的排華法案。事實上現時新興亞太地緣政治的力量崛起,與西方結下了千絲萬縷的關係,過去百年的影響和記憶仍然揮之不去。「疫年日誌」一展所希望呈現的正是這些事件與當下世界仍持續牽連不斷的關係。展覽觸及和重溫了這些偏見現時在加州的軌跡,以及對當代文化的重要性,並同時希望藉此對美國外來移民及現時他者化的過程提出更開放的想像。
參展藝術家:
艾未未, Asco, 白伯恩, 洛楓, 陳翊朗, 陳瀅如, George Chinnery, Megan Cope, Sergio de La Torre, 董啟章, 方南理, 洪子健, Rustam Khalfin, Henry Kiyama, Irene Kopelman, 黎清妍, 林官(關喬昌), Dorothea Lange, 李傑, Len Lye, 梁思鳴, 馬六明, Paul McCarthy, Fionnula McHugh, Moe Satt, 吳承租, Nguyen Tan Hoang, Yoshua Okón, 白雙全, Lygia Pape, Para Site 2003藝評班, Anand Patwardhan, Raymond Pettibon, Jack Spicer/Kevin Killian, Shooshie Sulaiman,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黃浩然, Ming Wong, 楊秀卓, 楊嘉輝, 胡恩威+林奕華/ Zuni Icosahedron 進念‧二十面體
策展人:康喆明 (Cosmin Costinas)、士日 (Inti Guerrero)
研究協力:Marie Martraire、翁笑雨
展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