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 Site藝術空間榮幸推出藝術家及編舞家Manuel Pelmuş的個展《展覽會之動》。此項目將以身體作為方法,展覽為框架,透過一組表演者在現場的持續行為呈現一系列的行動集合。《展覽會之動》的標題借用了莫傑斯特·穆索斯基一首以音樂語言翻譯繪畫創作的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在本次展覽中,動態既被理解為舞蹈和編舞的語法,也被視作社會運動和抗爭的隱喻。本展的動作與聲音脈絡來自三大部分:香港表演及舞蹈歷史中片段的主觀抽樣、香港近期抗爭運動中抽象的身體圖像,以及「造音翻土」—由鄭慧華、羅悅全及何東洪策劃,探討戰後台灣聲音文化一展中的檔案資料。《展覽會之動》參照引用的藝術家、個人及事件包括:蔡義基 、馮敏兒、 1987年某週末於香港灣仔一私人住宅舉行的開創性展覽:「外圍」、梁志和、梁寶山、六七暴動、楊秀卓、進念·二十面體、歐陽東、雨傘運動,以及陳界仁、台灣九十年代的噪音運動和艾未未等。
《展覽會之動》藉由策略性的演繹方法,試圖重見並與這些藝術行動和歷史事件進行再一次的協商。這些事件及行動有時被嫁接至不同的媒介(身體),而當被引用的參考文獻原是身體行為時,它們則被重新生產,再現表演本身及其所處的歷史情境 。如果我們同意Dorothea von Hantelmann的觀點,即現場演出是在確認「我們所意識到的意義是在當下發生的」,那麼這個展覽就便是以當下對歷史事件的重現來創造價值及生產意義。《展覽會之動》同時也借鏡政治運動的記錄圖像尋覽其記憶與再現,並認知此一觀看並非在迴避其政治意義 。也正是這些本土歷史和國際聯盟之間的關係,使得本次展覽串聯起香港和台灣的表演性歷史。
不同於一般藝術史研究型的展覽,本展採用了主觀的處理及選擇,目的並非提供對區域歷史的全面了解,反而是在嘗試對不同藝術家,在不同時刻所生產的作品的再循環及再現,並以此確認一種關於創作的集體精神。「個展」在其本質上是圍繞著視覺藝術的眾多準則,即便在處理集體關注、共通議題或政治抗爭時也總是與個體化緊密聯繫著。本次展覽的目的在挑戰和顛覆藝術家的個人光環和獨特視角。在一個預設的結構基礎上,《展覽會之動》採用重複的模式,讓展覽每天重生,使得空間變成一個生產的場所而非僅是單純的再現。
《展覽會之動》由康喆明策劃。 現場持續的表演由八位專業舞者演出;聲音元素與藝術家、音樂人Shane Aspegren共同合作完成。
Para Site 藝術空間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的資助。
–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