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取 活動

場域與脈絡:連結珠三角地區在地性與文化網絡

日期
Feb 22, 2014

地點

The Value Factory at the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UABB) in Shenzhen

是次活動由香港五間非牟利機構、POP-UP Studio-X深圳,以及深港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之價值工廠聯合舉辦。

一天的活動將探索深港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之價值工廠的演變過程,並討論其由社會、文化和經濟網絡所構成的空間論述。

位於深圳蛇口工業區的廢棄玻璃工廠經改建後,成爲今日的價值工廠。作為探討藝術、建築與都市化的平台,「連結珠三角地區在地性與文化網絡」檢視如價值工廠及其他由廢棄空間改建而成的文化創意空間的發展脈絡。來自不同背景的文化工作者及學者,將透過文化产业和行動者實踐的模式拆解紳士化(Gentrification)的多層涵義。

 

主辦單位

亞洲藝術文獻庫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ParaSite藝術空間、水墨會 及 香港藝術節

協辦單位

POP-UP  Studio-X深圳及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之價值工廠

放映會  I

下午12時30分至2時10分

簡介:林沁怡,Para Site藝術空間策展人

《摩登時代 》| 查理·卓别林 | 89分鐘

由查理·卓别林撰寫及執導,此默片呈現並批判在大蕭條陰影下,現代化和工業化社會對人們勞動、工作以及經濟狀況的影響。

「價值工廠」導賞團

下午1時至1時30分

參觀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之價值工廠

 

座談會

下午2時30分至4時

歡迎辭及簡介:姚嘉姍,POP-UP Studio-X深圳策展人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是次討論將圍繞珠三角地區近年經濟及文化政策的發展。透過分析幾個近期的文化項目,討論於資本主義的大環境下創意空間的形成及持續發展,以及過往與目前文化產業化的情況。此外,討論亦會涉及古蹟保育與改建的定義,以及與紳士化現象的關連,探詢古蹟改建爲誰而做以及改建導致喪失歷史記憶的假設。

講者:

Ole Bauman,荷蘭建築專家、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創意總監

魯虹,藝術家、策展人、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

盧迎華,策展人、藝評者、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藝術總監

主持:

官綺雲,香港大學藝術系聯席教授

回應:

呂豐雅,香港水墨藝術家、香港水墨會顧問

 

放映會II

下午4時至4時25分

簡介:林沁怡,Para Site藝術空間策展人

《誰的烏托邦》| 曹斐 | 22分鐘

《誰的烏托邦》以位於珠三角區歐司朗照明工廠工人的生活爲創作的基本元素。拍攝歷時六個月,曹斐的這部影像作品將工人們充滿個性化的表演與他們天天面對的機械化生活融合,揭示了機械化下工人們沉默的渴望。

 

案例研究

下午4時30分至6時

簡介:黃子欣,亞洲藝術文獻庫策略及專案策劃

以在地性爲出發點,是次研討所選取的創意與經濟產業的案例皆回應了當地的需求。通過案例研究來探索這些實踐背後所施行的對策,質疑目前對手工製作的浪漫想像、這些案例所面對的社群以及它們的長遠影響。

講者:

何健翔,建築師、源計劃事務所創辦合伙人;主要研究中國華南區域都市風格

林欣傑,藝術家、Dimension+創辦人;從事創新媒體空間及跨媒體互動設計

Eric Schuldenfrei,ESKYIU創辦合伙人、香港大學建築系聯席教授;作品探討建築、動畫、科技及藝術之間的關係

Marina Otero Verzier,建築師、紐約Studio-X環球項目總監;主要研究地緣政治及當代循環文化

鄭國谷,藝術家;作品揉合建築、設計及攝影,以回應中國經濟社會變動

Shopping cart

Subtotal
Shipping and discount codes are added at checkout.
Checkout